致敬著名化工专家余国琮:科技报国大先生 百年奋斗赤子心
致敬著名化工专家余国琮:科技报国大先生 百年奋斗赤子心说到我国的化工发展便不得不提到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余国琮。新中国初期,大批海外学子回国投身祖国建设,余国琮便是其中一位。日前,由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天津科技馆和天津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承办的《天津科技大讲堂》邀请4位嘉宾来到现场,共同将余国琮在科技攻关、教学改革以及开拓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娓娓道来,弘扬在他身上体现出的科学家精神。
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副校长元英进为大家介绍了余国琮不负周总理重托,攻克重水技术难关,解决“卡脖子”问题,为新中国核技术起步和“两弹一星”突破作出的重要贡献。天津大学原副校长、化工学院教授冯亚青动情追忆余国琮先生作为国家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铺路人所做的工作。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所长袁希钢讲述了余国琮在精馏技术方面的开拓性成就,使我国化工分离技术实现更新换代。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许春建教授追忆了恩师余国琮悉心培育后辈的感人细节。他们纷纷表示,余国琮在科研方面严谨认真的态度让自己受益颇多,对自己进行悉心指导的场景,时至今日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
科学的精神在于传承。2017年刚上大一的张人仁和同学们怀揣着对大学美好的憧憬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迷茫向余国琮写信请教,两天之后便得到了对方的亲笔回信。在节目现场,已是天津大学化工学院2021级研究生的张人仁通过“时光信箱”再次阅读了余国琮给他的回信。“我现在的心情一如当时看到回信时一样激动,这封信让我和同学们意识到作为新一代的化工人,我们有着传承化工事业的使命。”张人仁感慨地说道。
余国琮在天津大学工作70年,开创中国精馏学科,奠定天津大学在全国化工领域的科研地位。他潜心科研的同时不忘培育后辈,80岁肩挑教改项目,85岁站上三尺讲台为本科生授课,90岁指导博士生科研,97岁伏案撰写理论书籍……余国琮先生今年4月6日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他用毕生奋斗坚守着为祖国争一口气的信念,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百年奋斗路,报国赤子心”。(津云新闻编辑刘颖)